可以大概分成如下几个阶段
一、定位
做的是什么产品?有几个维度可以分一下,这种维度的划分,主要是便于给产品定位,比如
1.产品是给企业使用还是普通用户使用?这也就是所谓的to B or to C
2.产品是消费电子(3C产品),还是普通的电子设备(排插)?
3.使用的频率如何?是多次使用(比如手机),还是偶尔使用一次(比如路由器)
4.产品的生命时间?是短周期的产品(代表产品:手机)还是长周期的产品(代表产品:电视)
5.使用的场景有哪些?在公司,还是在家,还是在车上
对于上面所说的定位而言,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维基百科,在维基百科上面,可以看到某一个品类的详细介绍,以及它的分类。
我们以手机为例,可以找到维基百科的地址,
在词条的最底下分类里面,有三个维度在讲smartphone,分别是计算机尺寸、移动手机类型、手机操作系统。
通过这三个维度,我们对于smartphone就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,知道它和其它品类的区别。
使用同样的方法,可以查路由器、电视盒子、智能音箱等各种电子产品的词条。
二、产品的属性
使用各种搜索的数据对产品的关键词进行分析,比较常见的有百度指数、微博指数。
三、用户画像分析
同样使用百度指数等数据分析工具对用户进行分析,可以找到喜欢产品的用户数据,比如喜欢产品的用户男女比例,比如用户的年龄层次等等。
四、竞品分析
找到市场上的各种竞品,然后查看他们的官网,进行各种分析。以智能音箱为例,我们可以找到国内外的竞品,然后进行分析。
五、软件评测报告
对于新的电子产品,互联网上面一般会有用户发拆机报告和软件评测报告(相当部分是专业的机构发的)。这些评测报告对于我们的需求分析有很大的帮助,值得参考。
以智能音箱为例,我们来做一下上面五个维度的分析,分析的结果见附件的评估报告,这也算是后续软件需求评估的一个模板。
参考资料
1.路由器的维基词条见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outer_(computing)
2.百度指数见http://index.baidu.com/
3.智能音箱的维基词条见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mart_speaker
4.智能手机的维基词条见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martphone